2022年9月19日 星期
昭通新闻网首页 | 版面导航 | 标题导航
第01版:头版






版面导航

第01版
头版

第02版
综合新闻

第03版
阅读昭通·纪检监察
3 上一篇  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无标题
 

本报讯 (云报客户端记者 沈 迅 通讯员 陈科邦 周振兴 文/图) 初秋时节,鲁甸县水磨镇水磨村2000亩万寿菊竞相绽放,从空中俯瞰,一片片金黄色的万寿菊镶嵌在绿油油的山峦之中,美不胜收。

为带领群众找到新的增收产业,水磨村探索创新“一村一品”发展思路,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,村里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流转2000亩土地,党员带头示范,群众积极参与,蹚出了一条种植万寿菊促增收的新路子。

水磨村党总支书记丁世昌介绍,万寿菊种植与传统农作物相比,生产成本低,劳动力投入少,经济效益相对较高。通过规模化种植,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土地闲置的问题,也解决了村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。

“我家种了5亩万寿菊,可以采摘5茬至7茬。附近的公司统一收购,公司每月定时打款给我们,收入确实比以前高多了。”水磨村58岁的村民余桃英笑着说。

据丁世昌介绍,万寿菊亩产2—3吨,每亩成本800元左右,公司统一收购价是每公斤1.2元,扣除成本,每亩收入约有2000元,并且从花期结束至次年5月,村“两委”还计划带头轮种萝卜等农作物,不让土地闲置,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。

近年来,鲁甸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,高度重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,在推进花椒、马铃薯、苹果等产业发展的同时,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,开辟出多条山区群众的致富新门路。今年,全县万寿菊种植达3万亩,种植范围覆盖8个乡(镇、街道),预计万寿菊产量达7万吨,可为农户创收近7000万元。

3 上一篇  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
   第01版:头版
   第02版:综合新闻
   第03版:阅读昭通·纪检监察
   第04版:公益广告
追求卓越为昭通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
盐津撂荒地 变蔬菜种植“聚宝盆”
威信回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
让高质量就业成就精彩人生
水富家庭农场推动乡村振兴